風吹過了山野,野草流連忘返,鮮活地如同季節(jié)不曾荒蕪,生命永垂不朽。
山隅一角,隔著塵世,姑婆的一生猶如走馬燈一樣呈現(xiàn)在眼前,道盡世間百態(tài)和酸甜苦辣。風雨幾近百年,時代的塵埃,在她的身上展現(xiàn)的淋漓盡致,像是一種樟腦的香味,經(jīng)年累月的故事感撲面而來。
鏡頭一轉,上個世紀30年代,一個女嬰呱呱空地。接生的老婆婆慈祥而熟練的用小米粒為女孩捻出耳孔,以此彰示“女孩”的身份,或許也預示了女孩今后的生活道路。
彈指間,女孩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。挑水、灑掃、燒火做飯,已然是家里的“好幫手”??上炷瓴缓茫倥畳昝摬涣嗣\的枷鎖。十一二歲就作為童養(yǎng)媳被送去夫家,冠上已婚婦女的身份,瘦弱的身軀不得不支撐起一個家庭的責任,生活變了似乎也沒變。挑水、做飯、務農(nóng)……一樣不差,侍應著婆家,本該以為這就是一生。
誰知生活總是出其不意,一波三折。女孩因多年無所出被休棄遣回娘家,一瞬成為村子的 “談資”。這一刻,我甚至可以想到她的絕望和無助,在夜深人靜的長夜偷偷哭泣難過,獨自舔舐傷口,趕早還要若無其事繼續(xù)做衣活,做繡活,以及面對日復一日的雞零狗碎。
人生第一次進城,始于求醫(yī)問診的路上。騾馬顛簸,女孩仿佛見到了另一個世界,一個更為廣闊豐富的世界。在那些不為人知的夜晚,女孩的繡工越發(fā)精巧,這給了她立足生存的站點。平靜的生活漣漪輕泛,姑婆認識了姑爺,兩人攜手步入婚姻,擁抱全新的生活。
城里人 “講究”,講究干凈,講究品質(zhì),講究體面。姑婆沒能妥帖安放的“少女心”,如煙花般“呼”的一聲一片片綻放,璀璨在日后生活的方方面面,甚至潛移默化成為兒孫的生活標桿。
即使生活再苦再難,也要做一個體面的人。衣服破了可以補,糠菜難吃可以飽,只要干凈衛(wèi)生,自立自強,照樣抬頭挺胸,照樣體面大方。亦如那句老話一樣,有些人吃過的苦比吃過的鹽還多。后來,姑婆終于有了自己的孩子。
國民經(jīng)濟三年困難時期,掀起“回鄉(xiāng)潮”,姑婆一行踏上了回鄉(xiāng)路。這一去就是一輩子,一生與黃士地為伍,春耕秋收看天年,灶臺里外全是活,她卻依然是那個“講究”的少女。跟著〝掃盲班”認字識字,自己繡花繪圖接繡活,經(jīng)營家庭也經(jīng)營自己,窯洞里的物什紛紛都是“見證者”和“親歷者”。
鴛鴦蓋頭下整齊疊放的被褥,立柜里干凈整潔的衣裳,甚全連凳子、椅子、桌子都穿著一針一線勾勒縫制的小包布,炕頭上的雞毛撣子似乎 也隨著姑奶的一擦一試,別有一番大公雞耀武揚威的氣勢。
姑婆隨身攜帶的 “小手帕” 是我見過最神奇的物件,永遠疊得方方正正,像一個寶藏一樣,充滿歲月的氣息。年過九十歲,她從沒給兒孫帶來一絲一毫生活 上的負擔,衣食住行親力親為,還在幫村照應著兒女。人生彌留之際,依然穿戴整潔,沒有囑托和告別,身體力行詮釋了一生的 “體面”,靜默安然地離開了人世。
晨光熹微,老母雞身后跟著一群小雞仔,奔向一天的生活。騰騰升起的炊煙,集結著人間煙火,訴說著一個家庭的憧憬和歸屬,這孔窯洞卻再也沒有姑婆的身影。
她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思念和愛敬,就像一個真正的“大家閨秀”。在思想上,她是一個守舊國執(zhí)的人;在境界上,她是一個豐盈富足的人;在生活上,她是一個勤儉節(jié)約的人。經(jīng)受了生活粗糲的打磨和歷史年輪的考驗,依然折射出光彩眩目的美。
在平凡的生活中為自己開辟一方凈土,縱然無法自主選擇人生,依然能夠?qū)⒃愀獾纳罨畛鲈娨?,把薄情的世界活出深情,活出自己的體面一生。我想,這是對一個女人最大的褒獎與贊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