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泉讓水
發(fā)布時間:2017-05-09     瀏覽量:2828   分享到:
廉泉讓水
安徽省滁州市瑯琊山,有一處泉,它掩藏在醉翁亭前左側的山溪壁角,泉水汩汩流出,瀉入山溪。泉眼邊赫然豎有清代康熙年間知州王賜魁立的一口“讓泉”碑。凡來此地的游客,必觀此景,多想喝上一口,然而一看見“讓泉”二字,就會相互禮讓,未曾聽說有為爭水而傾軋之事。因此,“讓泉”又成為一道新的靚麗風景,雖說來此地的人大都是凡夫俗子,卻有著君子的風度。
讓泉的名字出于北宋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:“(瑯琊)山行六七里,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,讓泉也。”“讓泉”因為“瀉出于兩峰之間”,是兩峰相讓的結果,這讓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歐陽修深有感觸,更使其獲得因禍得福、因醒而樂的極大滿足感。“讓泉”實為歐陽修的心靈之泉,是他寄托自己政治和人格理想的重要載體。“釀泉為酒,泉香而酒洌。”所釀之泉就是讓泉。泉水不可能有什么香氣,但泉與人格精神相連就會有香氣。“讓”是儒家重要的道德觀念,歐陽修能從“讓”中獲得精神上的支撐,以“讓”和“醉”的心態(tài)對待自己的處境,醉心山水而又心系百姓,獨善其身而又心懷天下,醉中能醒,醉中寄托著高尚的人格與道德風范。“讓泉”是以泉喻歐陽修之性,也是寄希望于政治生態(tài)清正廉潔,禮讓成風。
南北朝宋明帝年間,一次梁州范柏年進京覲帝咨事。來到京城后,明帝與他閑談時,戲問范:“廣州有水名曰貪泉,據(jù)說那里出的貪官均與飲此水有關,此事你可聽說沒有?”明帝又一語雙關地問道:“梁州是否有這種地名?”范答道:“圣上明察,梁州唯有廉泉、讓水、文川、武鄉(xiāng)。”明帝再問:“愛卿宅居何處?”范答:“卑臣寒舍居于廉、讓之間。”范柏年巧妙對答無懈可擊,既說明他任職之地民風淳樸、人性謙遜,又暗示自己為政清廉,不事權貴,受到梁州人民稱贊。這就是“廉泉讓水”典故的出處。此后,“廉泉讓水”作為風尚樸實的褒詞,常被人們用來贊美一方人才薈萃、節(jié)儉禮讓成風。
在瑯琊寺北側,還有另一口古泉——“遜泉”。“遜”和“讓”一樣,都是儒家所強調的道德觀念。孔子云:“奢則不孫(同“遜),儉則固。與其不孫也,寧固。”“遜”之重要由此可見,其在精神上與“讓”是相通的。
泉尚知讓,況人乎?自古以來,文明禮讓就是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美德?!墩撜Z》中“讓”字凡七見,既是一種謙遜態(tài)度或處世準則,如“夫子溫良恭儉讓”“當仁不讓于師”等;又是一種政治理想,如孔子云:“能以禮讓為國乎?何有!不能以禮讓為國,如禮何?”中國是禮儀之邦,“辭讓之心禮之端也”“無辭讓之心非人也”“讓者,禮之主也”。“孔融讓梨”“堯舜禪讓”“退避三舍”等,成為一種備受推崇的做人境界,體現(xiàn)出了謙謙君子的風度。事實上,我們有很多官員在個人得失上、名利上,讓名譽、讓福利、讓待遇、讓獎勵,讓出了風格,讓出了境界。很多人在出行、乘車、購物等生活細節(jié)中,也發(fā)揚禮讓精神,促進了社會和諧。那些在生活中不懂禮讓的人,真該到“仁義胡同”“六尺巷”去走一走,凈化心靈,或能品味出“禮讓”的高尚和甘美來。